新华社广州11月11日电 特写:“爱笑的王宗源回来了”
新华社记者马思嘉、程楠、周畅
巴黎奥运会后,王宗源很少再展露笑容,总显得有些克制,心事重重。
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男子3米板决赛后,他开心地宣布:“那个爱笑的王宗源又回来了!”
10日下午,广东奥体中心游泳跳水馆。原本寂静无声的观众席,随着王宗源高难度的最后一跳而掌声雷动。这一跳,他拿下全场最高的106.40分,强势夺得本届全运会男子3米板冠军,与队友郑九源为湖北队包揽金银牌。
在预赛和半决赛中,他都领先第二名80多分,被网友点评为“强得可怕”。然而,尘埃落定前,他始终没有流露出特别轻松的情绪,赛后接受采访时也总是平和地强调“不要有太多想法,一步一步去拼”。
夺冠后,稳重的“老王”久违地展现出24岁青年应有的锐气和活泼。他右拳高举庆祝胜利,脸上露出笑容,随后面对镜头做了个帅气手势,指尖轻触镜头。他和郑九源拥抱时,年轻开朗的郑九源更是咧嘴大笑。
本届赛事王宗源先是助湖北队历史性取得男子团体银牌,又在个人1米板决赛中摘金。男子3米板颁奖环节,王宗源牵着教练的手,另一只手轻拍领奖台,借力跃起,高举右拳,灿烂微笑,不时整理一下发型,“老王”的十五运会之旅,圆满了。
“这枚全运会3米板金牌对我意义重大,让我找回了自信。”王宗源赛后说。
为什么全运会上的这枚金牌,会让这名奥运冠军、世锦赛“多金王”如此开心?
一切始于巴黎奥运会。他和龙道一携手拿下双人3米板金牌,却因心态不稳而错失个人金牌,他泪洒赛场,留下难以释怀的遗憾。
10日的赛后新闻发布会上,王宗源用很长一段话总结了这段心路历程。
“那个周期我几乎包揽了所有比赛的金牌,唯独错失了奥运(个人)金牌,这对我的打击非常大——我甚至愿意用世锦赛的几块金牌去换那一块奥运金牌。但比赛就是这么残酷,当时我想法太多,太想得到那块金牌,反而在比赛中犯了很多错误……(巴黎奥运会后)我变得十分消极,一直纠结于‘为什么会这样’。”
奥运挫折让他一度陷入自我怀疑。今年的新加坡世锦赛,他再度因太想冲击个人3米板“四连冠”,而以一枚银牌遗憾收场。世锦赛结束后,他告诉自己:“不能再这样下去,否则全运会也会比得一塌糊涂。”
王宗源很清楚,自己的问题不在于技术,而在于内心。“技术已经在训练中打磨纯熟,就像机器反复运作,赛场上更需要比拼的,是意志力、精神力、心理素质。”
严重的腰伤就是对他征战全运会的意志考验。
一次赛后混采中,记者注意到他腰上的肌贴,询问过他的伤病,但他当时并未透露。拿下3米板金牌后,他终于坦露心迹:“我的腰一旦受伤,就需要休息一两个星期,无法训练,也不知道该如何保护好腰部。在那段备战周期里,我甚至有过停止训练的想法,很迷茫,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而练。”
在教练和心理老师帮助下,他努力克服心魔和伤病。“全运会比赛前,我就想,都已经输了那么多了,哪怕这次再输也没关系,我还有下一个四年。”
想法变少后,他反而更有信心和动力在比赛中放开去跳。站在1米板上,他忽然想起了自己的初心:“我也是从1米跳板一步一步走上3米跳板的。”
拿下个人1米板金牌,给了王宗源冲击个人3米板金牌的信心;如愿以偿后,如释重负的他找回应有的气势和自信,向更高目标发起冲击。
洛杉矶奥运会将于2028年举行。此前,每当被问及未来计划,王宗源都会谨慎地说“一步一步来”。这次,他对自己和郑九源的“源源不断”组合充满信心。“我们俩都成长了不少。在这个周期里,我们会稳扎稳打,不过前提是不能给自己过多压力。想法多了,过程就容易出错,结果自然也不会好。我相信我们这对组合,会给大家带来惊喜的。”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