全运会|陈芋汐的“英雄主义”-新华网
新华网 > 广东 > 正文
2025 11/12 09:21:47
来源:新华网

全运会|陈芋汐的“英雄主义”

字体:

  新华社广州11月11日电 题:陈芋汐的“英雄主义”

  新华社记者程楠、马思嘉、周畅

  1.93秒,这是奥运冠军、跳水名将陈芋汐在10米跳台上,从起跳到落水的时间。

  弹指间,水花轻溅,金牌落袋,动作拿捏妙到毫巅。

  在10日晚进行的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跳水女子10米跳台决赛中,代表上海队参赛的陈芋汐一路领先,收获金牌。赛后,她与教练轻轻踏上领奖台,微笑着向全场观众致意。

  “很开心夺冠。”20岁的陈芋汐赛后感言简短、平静。

  但事实上,通往成功的道路,不可能一帆风顺。

  本次全运会女子10米跳台预赛,陈芋汐就在第二轮407C出现明显失误,仅得到49.60分。但从第三跳开始,她迅速调整,最终以382.15的总分位列第一晋级半决赛,并在半决赛中以423.70分“断层”领先,顺利晋级决赛。

  作为顶尖跳水运动员,这种迅速自我调整能力,展现出陈芋汐日益强大的心理素质。

  从年少时步入跳水馆,到日复一日跳跃翻腾,既要忍受肌肉酸痛和伤病,还要克服心理压力。陈芋汐也曾眼眶泛红、强忍泪水。

  东京奥运会、巴黎奥运会,陈芋汐都与个人项目金牌擦肩而过。“巴黎奥运会后,我没想过自己还能再站上10米台。那种压力,那种状态,说实话,我想逃。”陈芋汐说。

  法国作家罗曼·罗兰强调的“英雄主义哲学”认为,人应在认清生活本质后仍然保持热忱的生命态度。

  这或许也是陈芋汐的“英雄主义”。

  今年5月,陈芋汐在跳水世界杯总决赛中夺得女子10米跳台冠军。7月的新加坡世锦赛上,当最后一跳结束,总分定格在430.50分,夺冠的陈芋汐掩面而泣。

  竞技体育,胜负往往就在毫厘之间。技术动作完成妙到毫巅的背后,是无数个日夜的汗水浇灌、无数次摔倒后的重新站立。

  如今的陈芋汐,更面临控制体重的压力。作为顶尖跳水选手,她除了每日训练之外,还过着堪比仪器般精密的生活——体重被严格控制在42.5公斤,不能超过43公斤。一天称重10次,食物秤随身携带,甚至“回家吃饭只夹几口蔬菜”。

  过去的陈芋汐,会因为不被理解而选择自我封闭。而巴黎奥运会后,她选择“不断调整,把心打开”。她变得更加开朗,会在同济大学的学业中,寻找跳水运动之外的“小天地”。她也乐于在社交媒体上分享自己的生活。

  “因为更放开了,心态好了,我更能专注于自己的比赛,有了更稳定的发挥。”陈芋汐坦言,未来,她要完成更多挑战。 

【纠错】 【责任编辑:魏晓航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