前瞻布局 厚积薄发 开创高质量发展新格局-新华网
新华网 > 广东 > 正文
2024 09/22 09:26:34
来源:广州日报

前瞻布局 厚积薄发 开创高质量发展新格局

字体:

 珠水奔涌,百余年前,舶来商船漂洋过海,在琶洲岛触开一扇探索中国的大门。百余年后,全球各地的AI大模型汇聚在琶洲,一决高下,珠江南岸俨然成为人工智能、大模型发展的热土。这个秋天,第三届琶洲算法大赛全球总冠军争夺赛举行,一场全球AI大模型硬实力争霸赛在琶洲上演。

在高手过招的同时,新经济活力奔涌。2024年上半年,海珠区GDP1327.88亿元,同比增长6.5%,增速领跑全市。

回溯海珠区的经济发展历程,从撑起广州工业半边天,到经济增速领跑全市,这是在科学规划之下的稳步前进,厚积薄发。

(图:梁志远)

百年前,世界客商云集黄埔古港,如今,坐落在琶洲的广交会展馆人声鼎沸。海珠,一片生机蓬勃、欣欣向荣的经济热土。

铺开一张海珠区地图。向东,琶洲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(简称琶洲试验区)早已成为大模型发展的热土;向西,火爆的商圈聚集了一波又一波人气;在中部,中大纺织商圈接连升级为海珠的时尚产业注入了无限活力;后航道海珠段今年规划打造服务型制造创新带。科学规划、因地制宜谋布局,这或是海珠经济脱颖而出的密码。

如果说东部的崛起是科学谋划的成果,那西部的变迁则蕴含因地制宜的巧思。一部《瑶溪二十四景诗》写尽西部过往风华,那是一片古今结合的土地,既有历史文化街区,也有繁华商圈。西部规划打造新活力文商旅融合圈。“融”不是简单的物理叠加,而是文化、商业、旅游深度融合,实现资源共享、优势互补、协同并进。去年,江南西商圈消费活动带来了近100万人次的客流量。今年,江南西商圈不断提升沉浸式消费场景,为区域经济注入无限新活力。

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,既要传统主导产业“优”起来,新兴产业“强”起来,还要未来产业“立”起来。

放眼未来,海珠抢抓低空经济发展机遇,在全市率先成立低空经济专班,将充分结合岛区优势,争取建设低空融合飞行试验区以及拓展“低空+”13个特色领域场景。预计到2027年,该区低空经济整体规模将达到150亿元左右。

今年以来,后航道海珠段频传新动态。镔利智能等信息设备制造企业,桉谷生物等医疗健康企业,致上时装(广州)等纺织服装企业,鸿新能源(广州)等能源企业,以及鸿飞建筑、馨韵装饰工程等一批生产性服务业项目陆续落地。

在这片90.4平方公里的土地上,林立着高端写字楼、优质产业园区,也分布了村级创意园。这既是对原有产业载体的充分利用,也有助于构建“热带雨林”式产业新生态。

站在新的起点上,海珠将蓄势待发、乘势而上,聚焦数字经济核心产业,打造消费互联网、产业互联网高地,推进大模型应用示范区建设,构建“强算法+大算力+大数据”产业生态。同时,在未来产业规划上,低空经济、海洋经济同样值得期待,有望成为城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增量、新动能。

【纠错】 【责任编辑:李幸子】